[藍光BD] - 福爾摩沙的指環 : 與大自然的對話 Natural Formosa ( 台灣正版 ) - 張大春口白

NT$880
NT$1,18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運費選擇 1 : 寶貝袋郵寄 - 每筆訂單固定收取運費 $ 60元,不限片數。

運費選擇 2 : 郵局貨到付款 - 每筆訂單固定收取運費 $ 100元,不限片數。

                      ( 購物車沒有貨到付款的選項,請詳閱畫面左上角,公告訊息的貨到付款訊息,謝謝 )

我們會用郵局寶貝袋寄出,寶貝袋內有氣泡袋,片子還會再包一個氣泡袋,雙層氣泡袋保護片子毫無損傷的送到您的手上,絕不因為想省運費而亂包。

全新未拆封  現貨供應

請注意 : 本商品大約是匯款後 2 天內( 不含假日 )寄達客戶手上

有任何問題 亦請在問與答中提出  謝謝






福爾摩沙的指環 : 與大自然的對話 Natural Formosa ( 藍光版 ) [ Blu-ray ]

音效 : Stereo LPCM

字幕 : 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

所羅門王因為擁有一只指環,這只魔戒能讓所羅門王與鳥、獸、蟲、魚及大自然交談, 大自然的真相充滿了令人著迷、又使人敬畏的美, 越是深入探究每一個細節、每一處特點,就越能發現它的美, 對大自然知道越多,就會更深刻、更持久地為它迷人的真相所感動。

台灣大自然的「 真相 」:

公視自兩年前開始籌拍一部精緻的高畫質生態紀錄片──「 福爾摩沙的指環 」,冀望這部旗艦節目能運用新世代優異的影像與聲音,以新視野、新態度、新作法,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台灣之美,探索大自然的真相。

誰擁有那只「 魔法指環 」:

傳說所羅門王擁有一只魔戒,可以跟蟲、魚、鳥、獸對話,而我們相信在台灣這個美麗的寶島上,也存在著這種神奇的魔法,穿梭在天空、森林、高山與海洋間,等待著有心人來跟大自然展開對話。

「 福爾摩沙的指環 」這部紀錄片,就是在尋找、紀錄這一群心中戴著魔法指環的人,他們是科學家、老師、義工和平凡的小市民,這些人跟自然環境的親密程度與你我不同,因此他們對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態度,也會有更深刻的體認。

FullHD全程拍攝紀錄與播出 :

公共電視製作之「 福爾摩沙的指環 」電視紀錄片,是公視第一部以FullHD( HighDefinition高畫質電視 )製作、播出的電視節目。

以最高的影音品質,呈現台灣自然世界中的植物、動物、山林與海洋。

在長達18個月的拍攝期間,由「 城市的遠見 」導演劉嵩領軍,從台灣頭拍到台灣尾,從海底的珊瑚世界拍到雲霧飛揚的玉山頂端,他們帶領大家以謙卑的態度,重新回到大自然的脈動中,體驗大自然原本就存在的韻律與呼吸。

不是走馬看花的風景介紹 :

本紀錄片將細細走訪台灣各地角落,上山下海,乃至於空中攝影、水底攝影,運用HDTV高品質的影像與聲音,捕捉、紀錄台灣的影像,為觀眾呈現出已被忽視、遺忘甚至未曾體驗的台灣之美。

凝視、用心觀察的影像風格,是本紀錄片的特色之一。

不是枯燥的學術報導 :

本紀錄片將跟隨眾多專家、生態達人的腳步,逐一揭開台灣生態的奧妙與美麗,讓觀眾讚嘆之餘,也享受到知識的娛樂性。

尋寶式的說故事手法,是本紀錄片的特色之二。

不是矯情的國情簡介片 :

本紀錄片藉由眾多的人物故事,挖掘出台灣生態環境的特殊性、稀有性,也呈現台灣有一群人如何以謙卑的心態,尋回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互動。

傳遞出與自然共存的普世價值,是本紀錄片的特色之三。

我們相信綜合以上的視野與特色,在地化的故事將具有全球化的市場。

本紀錄片可成為國際社會認識台灣的一個重要窗口。





分集大綱 :


這部生態紀錄片是以「 誕生 」TheBirth、「 挑戰 」TheChallenge、「 和諧 」TheHarmoney三個主題,以及十四個動人的故事所串連而成。

十四個故事背後都有一個主角,他們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與智慧,努力地與大自然溝通,試圖重新找回人與環境的共存之道。

十四個動人的故事。 


第一集「 誕生 」TheBirth

將從台灣身世之謎發現台灣之美。跟隨者不同領域的專家,深入深山和海域,透過高畫質犀利的鏡頭,探索各類物種與台灣地貌的多樣性,進一步挖掘台灣島誕生的秘密。

1 - 1穿越時光的峽谷

台灣的東部因為板塊推擠,造成了名聞遐邇的太魯閣峽谷。年輕的地質、只有十幾公里長的峽谷,竟可以看見山崖的高低落差、立霧溪蜿蜒下切、僅僅十公尺寬的一線天…花蓮教育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的劉瑩三副教授輕撫著因擠壓而變形扭曲的山壁,將為觀眾娓娓道來。

1 - 2小島的氣象萬千

台灣有一群人,他們上班的地址是捷運、汽車、公車都到不了的玉山「北峰一號」。

每次上班工作就是一次登頂的過程。他們從不同的高度,為台灣記錄下天氣的變化,玉山的氣象觀測員謝新添從不同的高度裡,逐漸感受到人類與山的互動。

1 -3 龜山嶼的身世

龜山島是台灣領土中最年輕的一塊,它保持著活火山的活力,持續累積能量。如此活潑的動力,引起海洋大學李昭興老師興趣。

2006年,氣象局進行了一個「媽祖計畫」,希望藉觀察龜山島的地底火山變化,對海底板塊作監控,了解海底地震與海嘯的關係,除減少對台灣的危險性外,也可以了解到年輕板塊的生命歷程。

1 - 4迷霧森林

在宜蘭的棲蘭山上,往來著一群天天跟檜木打交道人。

其中,賴宜鈴所做的博士後研究,就是終年頂著茫茫大霧研究檜木。在繚繞的雲霧與必須持續不斷的研究工作裡,常讓她忘記了時間。

在這個長年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她想知道雲霧對植物的生長究竟有什麼魔力,也在這裡與堅持生命、勇敢長大的小苗培養出深刻的情誼。


第二集「 挑戰 」TheChallenge

紀錄一群人如何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來拯救大自然所遭受的摧殘。他們體認到快速的經濟發展對原生環境所帶來的威脅,因此奉獻出自己的一生和熱情,藉由研究、保護和教育宣導等實際行動,重新找回大自然的原貌。

2 - 1找路回家的寄居蟹

綠島是浮潛的天堂,也是遊客夏天的最愛,也因此,環島公路上出現過多的機車,這些外來的遊客因為不知情,往往撞死路過的寄居蟹。

為此,台東縣政府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章波為他們建立了屬於動物的公路—生態廊道,希望藉由宣導和保護,能夠真正地送寄居蟹們順利回家。

2 - 2候鳥的選擇

台灣的天氣適合北方鳥群度冬,一到冬天,台灣就會有一群群嬌客出現。

最為台灣人熟知的黑面琵鷺,因為台灣溼地保護聯盟的理事長翁義聰登高一呼,率領大家做保育,讓曾經幾乎在台灣消失的黑面琵鷺又重現生機。

反觀彰化海岸的大杓鷸,因為工業開發的錯誤決定,讓沙塵暴隨處可見,大杓鷸來台的數量也逐年下降,這一切讓為大杓鷸奔走在彰化海岸,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揚相當憂心。

黑面琵鷺與大杓鷸,兩個地方的候鳥,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情。

2 - 3挑戰自我的生態使者

出身印刷廠黑手的邱慶耀,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了生態保育的議題,便一股腦投身自然,在雪霸國家公園擔任義務解說員。

他認為解說員是連結民眾跟自然的橋樑,可以帶領民眾瞭解大自然、愛惜生長的環境,邱慶耀有一句名言:「我只有小學畢業,但我向大自然學習。」

2 - 4與蝴蝶的約會

每年冬天義守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的助理教授趙仁方老師都會依約來到台東的蝶谷,與蝴蝶約會。

看著蝴蝶挺著肥嘟嘟的身軀飛進來,他們約會的內容是替牠們做標放、做紀錄。

趙仁方認為:「一個停車場的興建就可以強烈改變原來蝴蝶的棲地環境。

如果知道蝴蝶需要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人類才知道該怎麼避免任意開發,進而保護牠們。」

2 - 5珊瑚的守護者

方力行,是台灣第一批愛好潛水的人士,也是最早期研究珊瑚的科學家,喜愛自然也研究自然,與海洋一起生活了三十年,眼見台灣的珊瑚礁被破壞,相當不捨。

他相信海洋的生態深深牽動著陸地上的一舉一動,他在擔任海生館館長期間,設置了珊瑚研究的實驗站,希望可以幫助珊瑚復育,對長久以來被人類破壞的生態環境作一點彌補。

第三集「 和諧 」TheHarmoney

介紹人如何與自然取得和諧相處之道。有一群崇尚自然的人,一改過去人定勝天、對環境予取予求生活態度,重新學習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藉由他們與自然和諧互動所體驗到的樂趣,激發大家對環境的重視與省思。

3 - 1實踐心中的那畝田

頂著環工碩士的學位,賴清松並沒有坐在辦公室吹冷氣,反而成立了「 穀東俱樂部 」,二百多個榖東以共同出資方式在宜蘭員山租地,由賴青松擔任田間管理員,以不用農藥、利用天敵維持生態平衡的自然農法栽種水稻,這個合作方式也讓生長在都市的榖東有參與土地農作的機會,讓大家脫下皮鞋,將腳伸進冰冷的水田中,學習在炎熱的夏天揮汗種稻。

他希望大家可以藉由種稻,親身去體會人與土地的關係。

3 - 2和諧之音

「 布農歌聲裡的本質就是和諧。 」就是這個原因,讓東埔國小校長馬彼得想引進布農族的歌唱方法,融合傳統與現代,帶領小朋友透過感受自然的方式,隨著生活的韻律呼吸,學習唱歌。

他把成長經驗中所聽到的歌聲教給孩子;他聽著布農族耆老們,以歌聲傳唱古老的故事。

3 - 3北風的滋味

澎湖赤崁村的居民,總是在農曆過年前,一起搭船登上姑婆嶼採紫菜,這是赤崁村民年度最重要的活動。文史工作者張詠捷以在地人的身分,忠實地記錄下這個時刻。

每年龍德宮的張理事長觀察氣象,判定沒有問題,便向全村廣播集合上船時間。

到了姑婆嶼,理事長的炮聲一響,村民各憑本事,努力採集紫菜,因為一整年中,只有這次機會可以採集,這是赤崁村共同的約定,也是與老天爺的約定。

3 - 4登山者的告白

台灣的山岳之美,在於尺度相當小的空間裡,可以出現許多變化,從山下往上爬,景觀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循序漸進,氣候從夏天到冬天衣服越穿越厚。

爬了世界上無數座山的資深登山專家黃德雄,看到台灣的山林,他很希望可以將台灣山岳之美介紹給大家,也希望可以藉由登山,建構起台灣人感受自然天地的能力。

3 -5與海共舞

造船是作為一個蘭嶼男人的社會責任。主角夏曼•藍波安十六歲到台灣唸書工作,三十多歲毅然返回原鄉。

今年,他要教會她的孩子造船,希望可以將這傳統的達悟民族經驗與智慧傳承給下一代。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