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未拆封 現貨供應
請注意 : 本商品大約是匯款後 2 天內( 不含假日 )寄達客戶手上
有任何問題 亦請在問與答中提出 謝謝 LPCM Stereo
DTS-HD Master Audio Surround
字幕 : 英 / 繁體中文 / 法 / 德 / 西班牙 採用義大利大導演柴菲瑞里的舞台設計和劇情編導,以高畫質寬螢幕拍攝,這份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是拉脫維亞指揮家安德里斯.涅爾森第一次受邀到大都會歌劇院的指揮。
涅爾森現年( 2011年 )三十四歲,但已經是繼拉圖之後,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雙職位的重要新生代指揮家。
涅爾森和歌劇很有淵源,小時父母帶他去看《 唐懷瑟 》,曾入戲到大哭。
十二歲時開始學小號,也學歌劇男低音,同時對古代音樂很有興趣。
由於母親是拉脫維亞重要的古樂團創辦人,可說是家學淵源。
畢業後他就在拉脫維亞國立歌劇院擔任小號手,並到聖彼得堡去學指揮,因此受到楊頌斯的欣賞,並將他收為入門弟子,很快升任拉脫維亞國立歌劇院首席指揮,當時他才二十五歲,三年後成為北德愛樂首席指揮。
這份錄影是涅爾森在 2009年 10月首次受邀到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時的錄影,2011年三月他更臨時取代大指揮家李汶在卡內基音樂廳的馬勒第9號交響曲演出,一夕爆紅。
這份演出之所以被選來發行,除了柴菲瑞里出色的舞台設計和戲劇鋪陳外,烏克蘭女高音古列姬娜的演唱也是一大賣點。
古列姬娜 2011年已五十二歲,80年代崛起的她,當年是憑著在史卡拉歌劇院與帕華洛帝唱對手戲《 假面舞會 》竄紅,不到三年她就唱上大都會歌劇院,依然是帕華洛帝的最佳搭檔。
90年代許多吃重的戲劇女高音角色幾乎都搶著要她,更因此兩度隨史卡拉歌劇院前往日本巡迴演出,大受日本人推崇,也被大部份歌劇迷視為當代最頂尖的戲劇女高音。
她的音色寬廣而溫暖雄厚,不像大部份戲劇女高音給人一種硬是用力的壓迫感,去年溫哥華冬季奧運閉幕式上就邀請她前去演唱,可見她在歌唱界的代表性。 |